金融监管总局发布风险提示 防范虚假宣传诱导网络贷款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聂国春)金融监管总局7月10日发布风险提示称,金融监管近期一些不法机构或平台通过混淆概念、总局不实承诺、发布风险防范隐瞒风险等虚假宣传手段,提示诱导消费者办理网络贷款。虚假宣传虚假宣传诱导网络贷款主要有三大套路,诱导消费者要注意防范。网络 混淆概念误导贷款。贷款一些不法机构或平台利用言语误差,金融监管如以“分期缴费”“分期付款”替代“分期贷款”,总局有意误导或迷惑消费者在未充分了解服务内容和合同条款的发布风险防范情况下,完成线上签字或刷脸认证,提示签署网络贷款合同。虚假宣传过程中,诱导不法机构或平台可能通过诱导填写或技术手段窃取等方式收集个人信息,网络转卖给其他机构用于诈骗等非法用途,消费者面临个人信息被不当使用的风险。 不实承诺诱导贷款。一些不法机构或平台通过欺诈性承诺、夸大效果、杜撰信息,如宣传“包过拿证”“政策即将变化”“报名后国家有助学金奖励”甚至承诺就业保障等,引诱、催促消费者报名并办理贷款。在合同中模糊内容表述或设置极为苛刻且仅利于机构或平台的条款,比如若退费必须扣除高额违约金等,增加解约成本。有些机构或平台实为“壳公司”,主要目的是骗取钱财,无法提供实质服务,甚至不断变换地址逃避监管或法律责任。消费者发现被骗后,往往因机构跑路导致维权困难。 隐瞒贷款实际成本。一些不法机构或平台只宣传较低的表面利率、日利率、月利率,不披露较高的实际利率、年化利率、综合借贷成本,诱导消费者过度借贷。或者在宣传时模糊收费标准,故意隐瞒额外费用,实际操作中以“额外服务”“高端定制”、违约金等名义额外收费,导致实际支付的息费远超预期。 金融监管总局强调,消费者应提高警惕,理性分析高回报承诺,核实宣传真实性,拒绝各类话术套路。在选择服务时,消费者应优先考虑具有合法资质、信誉良好的机构,可通过官方渠道查询资质信息。办理业务时要谨慎提供个人信息,定期检查账户异常情况,发现信息泄露及时采取措施。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玻璃应该怎么做吊挂安装 玻璃幕墙的施工工艺方案,行业资讯
- 祁县开建全国日用玻璃器皿产业较好智能工厂,产品视窗
- 成绩数一数二的小学霸为何是班里的“不卷”族
- 众多大商看好,可乐犇犇果汁汽水,入夏代理的好选择!
- 今晚8:00|廖德春:让“非遗之花”在指尖绽放
- 里弗斯拒被称最强队 格里芬:失败让我们更团结
- 久岁伴夏季泳衣系列 肆意阳光 洒脱鲜活
- 清明假期高速免费 这些时段、路段可能拥堵→
- 跨越4000多公里 厦门医生铺就援疆“救心路”
- “双子星号”邮轮来厦 厦门母港启动最长航季
- 主流品牌高度认可,海外市场排队订购,盘毂搅拌车上装电驱动累计出货近4000台
- 剑指Steam!GOG推出一件模组功能
- “电商平台+产业带”被表扬!商务部发布1
- NATUNAKIDS秋季焕新 用复古撞色点燃秋日童趣时光
- 汉阴粮食单产水平和总产量稳定增长
- 林书豪已接受复查 战雷霆继续缺阵!望下周复出
- “12356”将成全国统一心理援助热线|周一健
- 创新“厂商合作出海”模式,临工起航首批300台设备扬帆非洲
- 中国重汽亲人服务:以全球培训中心为支点,撬动服务升级新格局!
- 深圳一门店日均客流超2000人次!海底捞“五一”创新服务拉动客流新高
- 搜索
-
- 友情链接
-